編織潮州與南州的文化紋理

與鄉親們共榮共好

2016年,潮州的孩子──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柯文昌回到故鄉,在西市路成立潮州辦公室,攜手南州的孩子──聯發科技教育基金會蔡明介董事長,推動〈大潮.南扎根計畫〉,透過導入食農與創新教育的【神農計劃】、【藍天教室】與【潮書院】,讓潮州與南州的孩子們擁有更豐沛與更多元的學習資源;再以【潮人誌】、【潮旅行】、【潮生活節】的營造,讓更多人看見潮州美好的人與景。

2020年,柯文昌董事長與蔡明介董事長攜手再推〈一點綠計畫〉,邀請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系主任陳冠華老師,帶領學生駐點潮洲,與建基路的鄰居鄉親一起生活,從打掃、清潔街道開始,細細梳理潮庄文化,探索「老街生綠意」的各種可能。

期待透過〈大潮・南扎根計劃〉與〈一點綠計畫〉的交織,與鄉親們共好共榮,一步一腳印,深耕潮‧南。

南方是故鄉的方向

兩位「庄腳囡仔」董事的潮‧南回憶

台灣好基金會董事長 柯文昌

「潮州是我的故鄉,我在這裡度過了快樂的童年。二次世界大戰時,我的父親在潮州的鐵路貨運站上班,算是收入穩定的公務員。戰後,母親鼓勵他自己出來創業,所以父親用畢生的積蓄在潮州鎮上開了一家建築材料行。創業艱難,日子過得很清苦。

我出生時,父親的事業已經上了軌道,家裡的經濟也逐漸好轉。除了上學,我常常在店裡做功課、念書,一面看著媽媽忙碌的招呼上門的客人。這就是潮州的日常。早年,潮州是台灣南部往東部最大的轉運站,農產、木材、生活用品都在潮州集散;部落的原住民也會經常帶著山產野菜,還有他們的工藝與編織,到潮州來販售或交換。百年來,人們在潮州互取所需,互補不足,百業齊放。

小學畢業後,我因為求學離開了潮州,之後的人生,走遍大半個地球。但是,老家潮州始終是我生命的定錨。小鎮裡人來人往,圍牆外稻田綿延,我常常穿過小巷,直抵田間,或抓青蛙或釣小魚;也常看著鎮上小店商賈,絡繹不絕。因為是個商業城鎮,所以潮州人各個靈活;同時也因為近農親土,所以潮州人善良溫暖。…………」

聯發科技教育基金會董事長 蔡明介

「家鄉在台灣最南端的屏東,公路一路向南,窗外的風景換上熱帶的植被,椰子樹、香蕉園、甘蔗田,每每像是預告著屏東快到了。

老家在南州鄉七塊村,記憶中小時候的風景就是一望無際的水稻與甘蔗田,所有童年的娛樂:釣魚、抓青蛙......,都在這片田野間。

南州鄉和潮州鎮雖然相鄰,卻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景,南州是樸實的農業鄉,南州糖廠就是最大的地標,而潮州有熱鬧的集市、繁榮的商業活動,記憶中小時候熱鬧的市街景象,都在這裡。

小學畢業後,一顆求新求變的心,讓我每天搭鐵路局火車經過崁頂,到達潮州念潮州國中,現在回想起來,在當時也是一種創新的精神,讓我勇於踏出框架,呼應現在我常勉勵有心投入科技領域的後進學子,要以開放的思考和開放的態度 (openheart, open mind) 創造無限可能。南州是我度過童年的地方,潮州是媽媽的娘家,也是中學的求學所在,兩地都是我記憶中熟悉的地方,都是故鄉。……..」

-節錄《潮生活10*10提案 》